{{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

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

NT$6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
by 劉紀彤⁣

此份出版品是紀彤於綠島駐村時書寫和攝影的產物,經過了一年的編輯、翻譯與設計所完成的書籍。⁣
/內容介紹/⁣
一百年來,鱸鰻溝的兩岸,從日本殖民時期的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島指揮部、綠洲山莊、綠島監獄、自強山莊、勵德班、綠島技能訓練所,各種監獄不斷疊加在此。如今,除了現場留下的可見監獄殘跡,還有什麼迴盪?⁣
在1950–1970年代之間,因白色恐怖來到新生訓導處的政治受難者與綠島在地人相遇了。交會之時,一同在這塊土地上自給自足的人們,沿著鱸鰻溝上山下海,河谷作為地理空間上最低的地方,曾是彼此間鄰居般共生共存之處。在新生刑期屆滿之後,離去的新生、續存的綠島人,他們繼續活著,而生活走向什麼方向、各自的家園該怎麼重組?⁣
《她是從本島來的駐村藝術家》這份出版物,是帶著在本島拜訪、閱讀文獻後建構出的想像與記憶,前往綠島駐村所展開的創作。與在地長輩的相處過程之中,進入無法以一言闡明的「鄰居般的」關係裡頭。在最日常的生活裡,參與了近八十年來他們所共同產出的經驗與回望。於是,感知穿越了此刻時空的物質與生命侷限性。在書寫中,分別想像在地居民、政治受難者後代、與自身外來之駐村藝術家的視角,完成三篇非虛構書寫——《扛家》、《度假的幻覺》、《猶未炸石頭的時陣》。⁣
/設計介紹/⁣
《扛家》以工地符碼與石紋交疊出家的牆面,描繪出家的反覆搬遷歷程;《度假的幻覺》則藉由信紙與影像建構出兩座相互眺望的島嶼,呈現故事中父子以信件維繫彼此的關係;《猶未炸石頭的時陣》透過一層一層海平面,化作不同時代的切面,探討島上的過去到現今。最後再將三個故事的路徑疊合出一張地圖,也像是藝術家駐村的日記,包覆這三本書冊。如同這份包裹是藝術家從綠島採集、感受和創作後,寄回台灣本島的一份紀念。⁣
/藝術家介紹/⁣
劉紀彤,1993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創作多於日常風景中尋找刺點、進行戳破的動作,近年關注現代化設施下成為不可見的場所,尤其腳下地景與續存語言間的斷裂,追憶想不起來的記憶、回望自身與之的關係。⁣
曾獲得2022台北美術獎優選、第21屆台新藝術獎提名、入選南方影展以及南瀛獎佳作,以及2019世安美學獎。曾於海馬迴、總爺藝術村和絕對空間舉辦多次個展,2021年曾參與綠島人權藝術季、2019年參展臺北當代藝術館街區藝術季。⁣
-⁣
內容物:一套三冊、海報書衣
開本:14.8x21公分⁣
頁數:約150頁⁣
裝幀:線裝⁣
印刷:全彩⁣
語言:中文、英文⁣
年份:2022⁣
出版:藝術家自行出版⁣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