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Categories
by 李羿璋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自從某一次在ubereat上點餐時,意外發現許多粥店特別愛用諧音來為店面取名,我發現台灣人對於諧音命名的應用簡直是到了狂熱的地步,出自於對這個現象感到好奇,我開始著手進行了這個拍攝計畫-搜集來自全台灣許多間用諧音命名的粥店,有些從google地圖上截圖,有些則親臨現場拍攝及品嚐。
壹粥刊的取名是來自台灣一本很有名的雜誌“壹週刊”的諧音。
在這本書裡我搜集了台灣大大小小的粥店,對我來說這些畫面非常能反映台灣的特性,一個原因是出自於粥在台灣是一個非常普及的平民小吃,另一個特性則是台灣人不管在任何時刻都可以想出諧音梗來取名字或講笑話,因此對我來說,這本書算是在嘗試表露一種關於台灣的在地特質。另外,在這本書裡也藏了一個小彩蛋-封面上價格的數字,我將它改為“距離”,指的是每一家粥店到朋丁書店的絕對公里數,當在這裡翻閱完這本書後,也非常推薦帶著這本小書到街上走走。
而在開始翻閱這本書以前,我想先為非中文母語讀者說聲抱歉,因諧音內容涉及大量成語或台語內容,我很難一一做好到位的翻譯博君一笑,但撇除文字本身,依然可以透過這本書介紹一些有趣的部分:
1.這本書的裝幀形式是依據真實菜單去做改編,在台灣小吃店面的菜單就如同這個模樣
2.書外夾了一張仿效真實收據明細做出來的假收據明細。
3.照片都是真實存在於街道上的店面,沒有虛構集合成。
4.關於粥的照片都是我實際去吃的,那陣子為了做這本真的吃有夠多粥。
5.翻到最後面會看到夾板上貼著一張qrcode的貼紙,掃描後可以連接到這些店面的google位置,若有機會來台灣玩歡迎去尋寶及品嚐美味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