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Dong

Dong

by 吳善敏、程俏俏、韓涵、徐斯韡、庄嚴


NT$9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Dong
by 吳善敏、程俏俏、韓涵、徐斯韡、庄嚴

「當代文化對於村寨的侵入已經不可逆轉,我想我們能做的,既不是去為現狀惋惜,鼓吹當地人退回農耕社會,也不是充當一個集體無意識的旁觀者。」

「或許對於一種特別的文化而言,越能被更多的『他者』用更多的方式自由解讀,便越能在廣義上保持超越時間的、持續的生命力。」

《Dong》是一本田調記錄,由中國音樂人及攝影師組成團隊,於2016至 2019年間,以侗族傳統歌謠為基礎,製作兩張專輯的歷程。

侗族大歌是中國貴州地區少數民族的歌謠文化。嬰兒從出生起,就會隸屬於一個歌班,跟隨著這個歌班中性別相同、年齡相仿的夥伴,習得事物,認知世界,也跟隨著歌謠,經歷侗族社群的重要慶典和婚喪大事;日常生活中,歌也是溝通的方式,在飯桌上、人際互動間,情感或禮數皆往來以歌。

囊括了族群社會生態、價值觀、歷史和文化的侗族大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招來了更多好奇。《Dong》和《Dong2》兩張專輯的製作,便立基於以當代視角看待民族音樂,更甚至如何理解音樂的思考上。

不同於大眾普遍熟知的西方音樂系統,侗族的歌謠沒有明顯的節奏,伴奏樂器亦沒有固定的音準。專輯製作群以效果器融合侗族音樂,製作出實驗性的電子音樂,而非單純的民族音樂採樣。除了透過田野、編曲和後製企圖重新經歷和建構對音樂的認知,更是對於保存傳統的反思和回應。

翻閱《Dong》攝影集,一幀照片上,背對鏡頭的侗族婦女族服背巾中露出大截電視卡通角色毛毯。《Dong》和兩張專輯串連起了一場以影音為成果展示的人類學研究,其間所呈現的寨區街道、鼓樓、絢爛精緻的傳統服飾、以及侗族群像,皆非定格異國風情或古意的紀念,而是以當代身分和「傳統」―― 從藝術、社會、文化乃至研究的各種傳統角度――對話的企圖。

-
開本:33.5 x 24 公分
頁數:60
語言:中文、英文
年分:2019
出版:Dreamer FTY

@dreamer_fty
@33emybw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