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Ground Sea 地浪

Ground Sea 地浪

by Kanthy Peng


NT$1,45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地浪
by 闞辛
 
《地浪》是藝術家闞辛的首部影像書,書中 73 幅攝影作品節選自闞辛橫跨十多年、多個攝影計畫中的影像,經過重新編排,編織出一段關於憂鬱、記憶與失落的視覺敘事。

《地浪》(Ground Sea)命名自西印度洋的古老詞彙;人類學家與女性主義學者 Emily Martin 曾以此形容他在進行情感障礙相關臨床會診(Affective Disorder Clinical Rounds)時的觀察――風平浪靜、毫無預警下忽起的拍岸巨浪,是因為在看不見的遠方正颳起風暴。

〈等日落的人〉以三位女性的黑白影像為主,穿插少數彩色照片,重演 1896 年日本海嘯後流傳的幽靈傳說。影像同時暗示著憂鬱症患者所經歷的焦慮預感、以及長期臥床的身體記憶。

〈夸父逐日〉則由闞辛拍攝父親的動態短片中擷取靜幀而成。在這些影像中,自中國人民解放軍退役的父親,進入寺院成為修道的居士,並常用閒暇時間慢跑。儘管父女間有諸多隔閡,闞辛仍欣羨父親持續奔跑,並冀望透過父親的背影找到取代藥物的答案。

書中也收錄了詩人更杳的〈羽流〉及〈小鎮做題家〉兩首詩作,與書中的影像遙相呼應;裝幀設計則透過紙質和印刷手法的調節,呼應敘事節奏的流動與變化,亦透過文字和影像的編排,去回應藝術家比起關注病理學診斷,更重視「抑鬱的身體感」的探究。

闞辛將抑鬱中的身體喻為能接收並放大來自未來訊號的裝置,全書開啟於等待、收束於追尋,在靜止與動作的張力之間,闞辛透過《地浪》,對凝滯和前進提出質疑也記述情感。

_
開本:27x20公分
頁數:167
語言:英文、中文
年分:2025
出版:te editions

@kanthypeng
@te.editions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