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MacGuffin No 14 - The Wall

MacGuffin No 14 - The Wall

NT$1,1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MacGuffin 14: The Wall


第14期《MacGuffin》雜誌以「牆」為主題,由藝術家 Hugo Rocci 一系列描繪磚牆的插畫揭開序幕。全書依牆所形塑的空間與意象,分為〈On the Wall〉、〈Behind the Wall〉與〈Off the Wall〉三個章節,從材料科學、政治、經濟、藝術、社會到文學創作等不同面向,探討牆的用途與象徵意義。


牆既是障礙,也是保護與界線。為彰顯意識形態而建築起的巴勒斯坦隔離牆,勾起了國族、人權之爭;數位世界中的「付費牆」(paywall),則落實了知識付費的經濟模型。在牙買加街頭,紀念性壁畫描繪在地重要人物,成為社區記憶與認同的載體;1914年,建築理論家 Paul Scheerbart 在《玻璃建築》中頌揚玻璃為打破封閉、開啟現代建築革命的材料,而今玻璃建材科技更臻精緻專業,卻隨企業高樓成為資本主義的象徵。


牆見證人類歷史的動盪,也折射出人類在渴望溝通的同時,始終無法擺脫製造分裂的衝動。《MacGuffin 14: The Wall》試圖透過豐富的敘事與物件觀察,引導讀者思考牆如何集「開放與隔離」、「包容與排拒」於一體,成為了複雜的文化符號。



-

開本:21x27.5公分

頁數:216

年分:2024

出版:MacGuffin Publishing


@macguffinmagazine



📖 延伸閱讀:《Brickworks》by Hugo Rocci : https://reurl.cc/MzkMAL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