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MENU CART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不辭而別

不辭而別

NT$1,53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Quantity Product set quantity
The maximum quantity per submit is 99999
This quantity is invalid, please enter a valid quantity.
Sold Out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Please message the shop owner for order details.

Description

不辭而別⁣
by 蔡文悠⁣

自2015年起,蔡文悠數次回到她父母的故鄉福建泉州,去參加已故親人的葬禮。閩南的儀式像一齣齣拉開簾幕的大戲,她是觀者,也是參與者。在儀式進行的過程中,文悠被未知籠罩,一切都是既定的安排,沈浸在逝去親人的悲痛中的同時,一種手足無措之感也穿插期間。⁣

拍攝則是她參與葬禮的方式之一。文悠創作這一系列的起點源於她對死亡的恐懼,也摻雜了踐行複雜葬禮儀式時的迷思,和對閩南所蘊含的獨特性的好奇。為了解決這些困惑,te editions 與文悠一同採訪了殯葬一條龍的師傅、負責超渡的僧人以及閩南的民俗學家,種種個體視角與文悠的攝影作品一起構成了關於閩南葬禮的新敘事。⁣

《不辭而別》可以有多種解讀—— 一本家庭紀念冊,一本攝影集,一段未完成的探索之旅,也是文悠與死亡和解的過程。《不辭而別》由設計工作室有關設計部門負責書籍設計。通過藝術家的鏡頭,設計團隊從葬禮儀式的物件或事件中尋找靈感,為本書的整體結構和內頁排版創造出兼具閩南色彩的視覺概念。⁣

本書共有一篇寫作和三篇採訪。《試著,接受我的死亡》是蔡文悠的一篇由感受驅使的自述。在文章中,文悠詳細回溯了成長過程中對於死亡理解的變化,以及在近些年裏,這種理解又是如何通過喪葬儀式以及與家人、外人的交流中被慢慢重建。在閩南地區(以及中國很多地方),人去世之後,家人通常會第一聯系“一條龍”師傅——他們負責處理後事並主導安排儀式,在籠罩著悲傷情緒的家族葬禮中穿針引線。我們將通過“一條龍”師傅阿八的視角一窺其背後的工作流程以及個人感受。⁣

除此之外,如果是信佛者過世,尋找僧人做超度則是葬禮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僧人作為助念團參與其中,為死者的最後一程誦經慰藉。來自泉州七裏庵的普緣法師曾主持文悠家人的超渡儀式,對於「人死後會去哪」,普緣法師以佛家的角度作出了回應。在繁冗的儀式過後,本書最後一篇是對民俗學家陳花現的採訪,他為我們解釋了閩南葬禮中各個環節的寓意,以及各自對應的宗教禮數和情感寄托。從閩南葬禮的演變史中,我們討論「告別」在過去與當下的寓意,以及主流社會對於生死觀的理解的變化。⁣

-⁣
開本:21x27.5公分⁣
頁數:192⁣
語言:中文、英文⁣
年份:2024⁣
出版:te editions⁣


Additional details


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