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te magazine #1 : The Lost Society

te magazine #1 : The Lost Society

NT$1,11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te magazine #1 : The Lost Society

食物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從未產生過如此多的可能性與復雜性,一方面,它構築了集合著味覺、文化記憶和歷史變遷的體系;另一方面,食物與地域的相互關係是研究人類行為和社會轉型的隱藏動機。 te的創刊號以葉無忌撰寫的”失落的協會“作為主題,“失落”並不指失去和消亡,而是暫時的沉寂與失勢。也就是,很多所謂的文化只是暫時性地隱跡,有些則轉換成了另一種表象。食物恰好是這一流變的最好例證,而“協會”也指向一種命運共同體。在這一期裡,我們邀請了13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以食物的角度切入人類學、社會學、當代藝術的流變現象並進行反思,旨在揭示食物在不同研究動線中附著的多重概念,同時也將食物與地緣的關係打破重組。

我們以牛津布魯克斯大學教授Mary-Jean Chan的詩歌開篇,她以一場日常對話還原了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開啟了關於跨文化產生的誤譯與個體身份位移的話題。

而對身份的不確定性也會轉嫁到階級屬性。人類學家曹雨把檳榔視為連接不同民族歷史脈絡的成癮品,從南島的流動民係到大陸的帝國,檳榔的語音和功效隨著人類活動和社會轉型而發生變化,背後影射的更是不同時代社會階層的形成與分裂。

藝術家組合Cooking Sections在台灣的田野調查中探尋了牡蠣的潛能,牡蠣不僅可以濾水,吃剩下的牡蠣殼也被人們用作建築材料。與此同時,牡蠣和人肌體的關係在藝術家的浪漫詞藻中脫離了牡蠣的基礎食用價值,轉而想像未來的共生關係。

同樣脫離食物本身的充飢功能,唐菡與週霄鵬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目睹了食雕在廣州地區的興盛與衰落,探討食雕作為一種附帶著強烈時代印記的飲食形式,是如何在新時代的快節奏中被取代或吞噬。

德國藝術家Wolfgang Tillmans的靜物照片做到了一種超越時間性與地緣性的存在。靜物在洲際之間,慢慢地隨著時間腐爛變質,照片在捕捉日常性的同時也揭示了某種恆定的真理。

明尼蘇達的苗族廚師Yia Vang和加拿大華裔藝術家梁超洪Alvin Luong憑藉回憶製作了兩份食譜,作為成長於北美的亞裔移民,對他們來講,食譜承接著一份鄉愁式的味覺記憶,當中的食材與烹飪手法也無疑散發出移民與交融文化的痕跡與結果。

致力於中亞研究的葉無忌在面對龐雜的中亞地緣政治語境時,創立了一個名為“抓飯協會”的組織,以抓飯為名而消除人的戒備,組織承載了中亞變革的縮影,以虛實難辨的敘事闡釋了中亞民族進程中的重要拐點。

如果說抓飯作為一種泛中亞的共通食品,那麼對於一些讓人耳熟能詳的食品則常常伴隨著地緣政治與消費主義,甚至成為國家爭端時的犧牲品。 Elia Nurvista從一場基於羅宋湯的討論開始,探討了食物的文化所有權。在這裡,食物被邊界所區分,也充當了邊界。

邊界對於林中居民鄂溫克人來講是模糊的,而同樣模糊的是他們飲用酒精後的意識,但作為一種替代品的酒似乎也才是貫穿鄂溫克人精神性的鐵證。導演顧桃與其父親顧德清在數次探訪東北邊疆民族鄂溫克人的時候與酒結緣,從兩代人的記錄的證據中,我們看到了酒在鄂溫克人中的多重意義,酒也同時在裹挾著這個民族走向未知的路。


-
《te》是一本關於當代文化人類學的雙語年刊。我們每一期會根據特定主題,委託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探討地域之間的動態文化景觀,包括地方社群的語言、傳統、和文化在當下不斷更迭的狀態, 以及個體敘事如何因社會環境和地緣政治的發展而變動。

《te》旨在營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創作性平台。創作者提供的內容可以是撰文,採訪或創作的詩歌及影像,亦或是手稿,筆記,檔案等記錄創作過程的一手材料。我們希望內容可以作為創作者日常 工作的一個延伸,同時也更期待在交流過程中碰撞出新的形式與內容。

《te》取自閩南語“茶”的發音:[dæ],該音系統佐證了早期全球化的流動軌跡,從泉州港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到達歐洲,成為人們熟知的 tea。 tea 的發音在今天依然鮮活,然而 我們大多已忘記其詞源,也無意追溯它的轉化過程。於是,我們期望打造一本具有“流動性” 的刊物,流動性代表著當代文化的一種生存狀態,也指向聯動的實踐傾向,我們希望以寫作 和記錄的方式激活這種實踐,並在物質發展與文化觀念二者的脫節中捕捉藏匿其中的現象, 生產出新的話語。

-
開本:185x260mm
頁數:160頁
語言:中文、英文
年份:2021

了解更多


相關產品